上次同學聚餐時,聽IvyRRU已經開了創業經營的課程,但剛好排不上台北開課的日期,於是Ivy就建議幫我排周六日去高雄班旁聽這門課。原本還猶豫是否真的要為了一門課這樣辛苦奔波(….都畢業了,美其名為求知慾很高,但每次這樣聽免錢的,總是感覺怪怪),後來還是決定臉皮厚一點,去就去吧!!

 

周六清晨一早搭高鐵到了高雄班所在的蓮潭會館,這是個非常靠近高鐵左營站,由致遠管理學院經營的會館。到了會議中心上課的教室,就受到Andy, Doris , Roberta 和很多高雄班同學的熱情歡迎,突然覺得一下子就沒有陌生感。

 

高雄班的學弟妹們,你們真的好幸福,可以獨享這麼豐盛的點心和咖啡,咖啡竟然還貼心到有分濃跟淡兩壺!! 讓我想起台北班那三個被我們操到好可憐的咖啡壺哈哈

 

周日中午就在教室旁的座位區享受悠閒的便當, 相對於台北班每次中午用餐時間,公館的各個餐廳都人山人海,高雄學弟妹你們真的太幸福了~

住宿在蓮潭會館的這兩天,也巧遇兄弟象棒球隊進駐,每天早上就看到兄弟象的黃色遊覽車停在飯店門口,球員們則準備出發去球場。

 

辛苦的高雄RRU學務顧問: Doris () Roberta()

 

兩天的課程,總算見識到高雄RRU 和南部特有的人情味,他們在這種學生持續交迭更新中,還能維持同學間的情誼,實在很不容易。比如每次上課都有同學畢業有新同學加入,這次就巧遇有同學畢業,大家一起寫卡片祝福他們。台北班和高雄班也有很多不同,比如同學組成的產業與背景,包括討論的步調,台北班的節奏也明顯快多了,或許,這就是台北人的悲哀吧。

 

星期天晚上在回台北的高鐵上,腦子裡塞滿了這兩天所學的各種名詞和圖表,但我一直在思考,到底甚麼是真正的創業家精神 ? 難道自己出來當老闆(賺到錢), 就有創業家精神? 在台灣有太多人自己當老闆,只是想當老闆,或者,被迫當老闆。課堂上教授講得很詳細精采,但卻沒有辦法讓一個已經習慣於舒適圈的人,具有創業家精神。於是,我腦海裡慢慢浮現出自己曾經創業過的畫面、還有身邊那些創業成功的朋友,他們的身影和一言一行。

 

我想到了老弟在史丹佛MBA的創業課程,所有學生的小組作業(創業計劃書),必須要讓教授指定的10家創投公司任一家同意真正投資,才算過關。他的三人小組人才濟濟,一個博士,一個執業律師和他自己(金控主管),創業計劃書前後被退了三次。到最後一次的版本,連他們自己都覺得這不是交作業,簡直是天衣無縫的創業計劃書!!  創投公司看完第四版創業計劃書,終於動心了。

 

創業家精神,那應該是種不斷創新和自我極限挑戰,把解決壓力和困難視為通往成功的必經過程,並且堅持,能用更創新的方法或產品,為客戶創造無可替代的價值。

 

創業家精神,是一種忍受孤獨和不舒適的能力,你相信,你行動,並且會像個傳教士一樣,把福音傳播給你認識的人,因為,你堅決相信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叫Allen比較習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