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於年前接了小耳朵,因此最近好像又回到了常駐上海的那段時光,有些很不錯的大陸節目很發人深省。前幾天,在看湖南衛視的”變形記”,把一位在陜北鄉下的留守少年(父母到外省打工,小朋友留在鄉下給老人照顧稱為”留守兒童”,這個陜北家庭的父母都在天津打工)、和一位在長沙、典型的家庭健全但叛逆的都市少年,以七天的時間互換身分,看在不同的環境下,給予這兩個少年怎樣不同的衝擊與省思。
這類節目好像是日本開的先例,但是在中國這種城鄉差距頗大的地方,它的震撼力與衝擊更是驚人。這個陜北留守少年身兼父母職,除了自己課業優秀外,還照顧年幼的一雙弟妹以及掃地煮飯洗衣;而長沙的這位少年,生長在家庭物質環境優渥的環境、由於父母親管教的壓力過大,讓他愈形叛逆,整天沉迷網咖,在不服管教下,與父親發生重大爭執最後甚至要求脫離父子關係。這是很典型中國一胎化後,小時溺愛、長大後望子女成龍鳳的結果。
中間發生了一些很真實的過程,不過真正讓我感動的不是這個,而是發生在陜北留守少年的弟弟:一個約莫八九歲的小男孩所說的話,記者問他,你的願望是什麼? 他說:”我只希望爸媽不要去打工,能留在我身邊……,我長大後要唸大學, 賺錢給父母親, 讓他們過好點的生活”, 記者再問他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, 他說 “餃子, 媽媽過年回家包的餃子”, 記者又問, 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裡, 他說 “ 天津, 因為那是爸媽打工的地方, 媽媽每次回來都變的很瘦,我想去看看她吃什麼, 住的地方是怎麼樣……”, 看到這裡,我那不爭氣的眼淚就奪框而出,印象中那些在我所待過的那些大城市,”農民工”的背影、挑蔥出來賣的鄉下老婦、以及又讓我想起1999 年的那一幕.
我不是那種容易被灑狗血感動的人,在北京、南京、廣州….看過了不少”專業”的乞丐,雖然穿著破爛或帶著小孩,但是真假乞丐還不是太難辨認。 1999 年10月剛過了十一國慶,一個寒冷蕭瑟的冬夜晚上11點,我走在北京建國門外大街要回到下榻的飯店,身上穿著厚厚的外套但還是覺得冷,偌大的接上除了沙沙的樹葉聲,沒有什麼行人和車子。 突然在一個矮牆上,看見躺了一個黑黑的身影,走近一看才發現是一個老人,穿著藍色的長衣服襯衫,頭上包著髒髒的白頭斤,分不清是哪裡的回民,臉上的皺紋和黝黑的臉龐,配上瘦小捲軀的身影,在寒風中哆嗦,我看的出他是努力要讓自己用捲軀的身體擠出一些體溫,讓自己睡著,但在那種天氣下,怎麼可能 !!??